top of page


Mar 103 min read
讀者投稿
【媽媽的一宮課題(上)】 作者:梁雅穎 臨床心理學家 攝影: 阿執司 在治療室中出現的母親,不論是因孩子的問題,還是自身的情緒困擾而來,終會停泊在一問題上:「當了媽媽之後,丟失了自己」。打扮、口味、朋友、嗜好......都因為孩子通通放一邊。孩子成了生命的中心,「母親」的角...
0 comments


Feb 243 min read
讀者投稿
【父母對孩子將來的想像】 作者: 石牆樹 攝影: 阿執司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很多父母認為理所當然的願望。到了近二十年,父母希望孩子有好的學業成績及找到好工作,又被看成是孩子壓力的來源之一。再加上近年有越來越多關於親職的工具書,彷彿真的要讀滿書,「考到牌」才能夠做父母,沒做...
0 comments


Feb 104 min read
讀者投稿
【成長都是要脫胎換骨的】 作者: 程寅 (原文轉載自「家之源 」的「讀書分享」) 攝影: 阿執司 來跟維榕學習家庭治療已4年。其實之前也讀過些她的專欄,彼時並不覺得與其他生活情感專欄兩樣。可泡在她督導裡的第18個月,當我再翻開《孩子不離家》時,突然發現,一個個小故事仿若她的...
0 comments


Jan 272 min read
讀者投稿
【 從來美麗也不擁有 】 作者:梁雅穎 臨床心理學家 攝影: 阿執司 記得一位媽媽曾經投訴她那青春期的兒子,對自己的學業毫不在意,生活小事更是錯漏百出。失望到頂點,說出一句: 「跟我一點也不相似,真想沒生過他,但又不可以不理他。」 為甚麼不可不理?...
0 comments


Jan 134 min read
讀者投稿
【 家庭評估在進食障礙治療的臨床應用 】 攝影: 阿執司 學術簡訊|“家庭評估在進食障礙治療的臨床應用” -- 2024亞洲家庭治療學院年會中國心協婚姻家庭心理健康促進專委會專題報道 「原文轉載自中心協婚姻家庭專委會2024年11月16日文章」...
0 comments


Dec 30, 20243 min read
讀者投稿
【三角關係的倖存者】 作者: InIn 攝影: 阿執司 踏進三十 歲那一年,我幾乎雙失。我很想知道自己的人生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於是乎我去了上一個心理學家辦的課程嘗試了解自己多一點。第一堂課,導師劈頭第一句:「你要你的人生好事業好愛情好,你必須要跟父母關係好!」聽罷,心想「今...
0 comments


Dec 16, 20244 min read
讀者投稿
【與孩子談話】 作者: 陳素容 (原文轉載自「家之源」的「讀書分享」) 插畫: 小魚 孩子的世界天馬行空,不同年齡都有自己的“魔術世界”,大人呢?是否還記得自己曾經擁有過自己的“魔術世界”?那個曾經懷抱美好夢想的少年也許在社會中打拼的過程中日漸被打磨掉屬於自己的棱角與激情,...
0 comments


Dec 2, 20242 min read
讀者投稿
【 天秤與白羊 】 作者: 梁雅穎 臨床心理學家 攝影: 阿執司 家長小組,有一對夫妻一同出席。他們說跟大部分夫妻一樣,太太比較易緊張,凡事仔細規劃 ,周末遊玩、放假旅行,時間表都是得鉅細無遺。丈夫比較放鬆,周五晚上才會想想明天幹甚麼。孩子的事,如一個月後的家長會,自然容易...
0 comments


Oct 21, 20242 min read
讀者投稿
【系統性治療對個人經驗的整合】 作者: 奇樹 攝影: 阿執司 在心理健康領域中,對家庭治療的誤解屢見不鮮。其中有普遍的批評聲音認為,家庭治療過分強調關係模式,而忽視了個體經驗的重要性。這其實是一個迷思:儘管家庭治療確實著重於互動模式的分析,但這絕非意味著個人經驗被忽略或貶低...
0 comments


Sep 23, 20243 min read
讀者投稿
【 怎麼我附近人人像你 】 作者:梁雅穎 臨床心理學家 插畫:小魚 自中學開始,一直納悶,身邊朋友總離不開獅子或雙魚,明明自己不是獅子又不是雙魚,看遍星盤,也解釋不了跟獅子雙魚的呼應。 直至有一日,把父母的星盤也看一看,終於找到答案。然後又發現,不止朋友和自己的父母的星座...
0 comments

Sep 9, 20244 min read
讀者投稿
【 爭執的禮儀 】 作者: 石牆樹 插畫: 石牆樹 在不同的家長教育活動中,都有家長問怎樣處理夫妻不和以減低對孩子的影響,要完全不吵架嗎?家庭生活裡總有不咬弦、不協調的地方,忙了一整天,大家都累極的時候,都沒有防備,想裝文明都沒有力氣了。小小的期望落差都可能引起大爆發:沒放...
0 comments


Aug 26, 20244 min read
讀者投稿
【 爸爸,請牽緊你老婆的手 】 作者:程寅 原文轉載自「家之源」的 「讀書分享」 插畫:小魚 下面內容摘自家庭舞蹈8《孩子不離家》一書中的《家庭關係的空間》一文。 「一個不會說話的父親,一個替人說話的母親,一個精神失控的兒子,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0 comments


Aug 12, 20243 min read
讀者投稿
【可惜她是金牛座 ? 】 作者:梁雅穎 臨床心理學家 插畫: 小魚 那天在家長小組中難得有數位男士在,可以分享夫妻關係中男性的角度。有一位男士說:「我的太太從來不聽我說,我跟她說,孩子學術能力不太好,不要挑那麼嚴格的中學,她不聽,總是想孩子進那間學校。其實也不只選中學,她甚...
0 comments


Jul 3, 20242 min read
讀者投稿
【略談循環提問】 作者:奇樹 插畫: 小魚 循環提問(circular questioning)是家庭治療中一項重要的技巧,尤其受米蘭學派(Milan School)大為重視。這種問話方式要求治療師輪流、反覆地請每一位家庭成員表達他們對其他成員行為的觀察。成員們可以談論他們...
0 comments


Jun 17, 20244 min read
讀者投稿
【互採高姿態 (One-upmanship)】 作者:石牆樹 插畫: 小魚 One-upmanship 是相當常見的,但在日常生活上我們可能不太會用這個詞去形容那種令人心領神會的現象。台譯版的《脆弱的關係》把這個詞譯為「互採高姿態」,我認為這比網上辭典的「勝人一籌」更能描述...
0 comments


Jun 11, 20243 min read
讀者投稿
【占星學與家庭治療】 作者:梁雅穎 臨床心理學家 蔣念衡 占星研究者 插畫: 小魚 星座是很多人茶餘飯後的話題,但平常討論的只是按生日日期區分的十二星座,即是太陽星座。占星學中的星座命盤(下稱星盤),才是個人星座的完整面貌。只要到網上找一些查星盤的網站,就會知道一個人的星盤...
0 comments


Jun 3, 20243 min read
讀者投稿
【心智化與家庭治療】 作者:奇樹@4砵典乍街 插畫: 小魚 心智化治療(MBT,mentalisation-based treatment)的理念和技巧,在家庭治療的領域也有應用的地方。這種方法最初被稱為short-term mentalisation and...
0 comments


May 20, 20244 min read
讀者投稿
婚姻中的功能過度發揮 作者:石牆樹 插畫: 小魚 上回跟大家分享了《脆弱的關係:從玫瑰戰爭到親密永久的婚姻》內「改變婚姻型態與溝通的策略:女人不要吼,男人不要閃」一章裡的一小段,有機會把著眼點放在婚姻中的性別角色上。碰巧在另一個場合上,與同學們談到了「女性在婚姻中功能過度發...
0 comments


Apr 22, 20243 min read
讀者投稿
越追越避,越避越追 作者:石牆樹 插畫: 小魚 最近在讀 Augustus Napier 1988年的舊作 《The Fragile Bond: in search of an equal, intimate and enduring marriage》...
0 comments


Mar 27, 20242 min read
讀者投稿
家庭與危機 作者:奇樹@4砵典乍街 插畫: 小魚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有一句名言:「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因為無論是這條河還是這個人都已經不同。」(No man ever steps in the same river twice, for...
0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