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孩子的世界
作者: 李維榕博
士原文刊載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故事從家始〉
宅男宅女,都是一個時代的反映。對厭倦了在社會打拚的成人來說,躲在家中不出門,可以是一種理想,甚至美其名為「陶淵明現象」,誰不嚮往一不順心就「辭官歸故里採菊東籬下」的悠遊生活?
問題是當宅居的是個青少年時,那就給父母帶來一個大問題。這些宅孩子大都被診斷為某種精神病,甚至有自殘或自殺傾向,讓父母更加無所適從。一般父母在事發初時都會對孩子施壓、甚至打駡,後來害怕孩子承受不了壓力,又會設法迎合;其實無論威逼利誘,都不容易生效。況且孩子一般都選擇不說話,父母之間也可能本身就是溝通困難,三個人困在一起很容易就發展成一種困獸鬥的狀態。
這對業界也是一個棘手問題,一般人都會提議父母學習親子,減少孩子壓力。但是青年人一旦關起門來,往往刀槍不入,根本不會讓人接近。記得有個青年人說過,他把門反鎖起來、用傢俱頂着,父親還是破門而入,結果門是打開了,但是父子的矛盾就更加無法疏解。還記得那個嚴重憂鬱的女孩嗎?她說如果坐在父母中間,她的病就是絕症,如果能夠坐出來,她的病就只是傷風感冒;即是說,父母愈把她當作病人看待,她就愈找不到動力。
怎樣協助宅孩子走出家門,實在沒有捷徑。關鍵是父母如何處理,在處理當中又出現怎樣的惡性循環把每個人都綑綁得寸步難行?
要知道青年人需要歷經一段迷惑的過渡期,才能進入成人階段。所謂「叛逆期」,就是必需否定父母所建立的人生價值,從而建立自己的身份認同。碰到困擾,更需要學習自己面對。而看到自己的孩子無法走出困局,正是父母最焦慮的時候,千方百計總想拉他一把。兩代之間的代溝,不同的價值標準,就會在互動時產生更大矛盾。
這是一個父母需要冷靜應對的時候,在採取行動前,必須自我思考及調整對策。
很多父母都希望與孩子「做朋友」,偏偏此時面對的就是被孩子「拒絕」,愈想找他們談,愈不想談,談了也不一定聽得明白。如果父母關係良好,夫妻之間還可以互相支持,一同渡過難關;如果夫妻關係惡劣,就會雪上加霜,甚至可能這就是導致孩子對人際關係失去信心的根源。
記得上次提過的那個十九歲青年人嗎?他從什麼都回答「不知道」,到最後告訴我們:「我為什麽會變成這個樣子?是父母見到孩子,就像狼看見肉一樣,瘋狂地撲上去 ...... 全是希望孩子做出他們想要的行為!」
他認為父親的動機是基於生活過得太滋潤,在工作上很成功,想在自己家庭裡面也成功,就變得非常有掌控力。而母親,作為這一代的女性,在社會上得不到過多的認可,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在自己家中,找尋這份在社會中缺乏的存在感,因此對自己的孩子也非常有控制欲。
聽到青年人難得地發言,父母起初也很為他鼓舞。但是這一番話畢竟有點尖銳,過後就覺得難受。第二次會談時,他們就忍不住為自己辯護,認為孩子太不諒解父母的感受。青年人也沒有堅持,只說:「更尖酸的話還沒說」,又回覆他那一貫的沈默。
可見溝通的種子不一定能發芽,因為父母最想要的,就是把孩子帶回「正常軌道」,而青年人的心意,正正就是挑戰父母這種執着。
其實青年人當時還有另一番話,他說:「我也是下意識地在逃避,也一樣不能接受自己。因為我發現在這種高壓力的環境下,我會迷茫,我會找不到答案。然後也只有在這種環境之下,我才會瘋狂的去看書,如果沒有這種環境,我今天大概講不出這段話!」
很多迷惘中的青年人,發現步不出門就可以用互聯網為自己創造一個虛擬的世界。這些宅孩子真的會「瘋狂地」自修,尤其鍾情於存在主義的哲學。像沙特及卡繆等哲學大師,他們認為人生是荒謬的,因為荒謬,就產生反抗的力量。「我反抗,所以我存在」。尼采等人甚至提倡上帝死了,沒有上帝,人才有選擇,才可為自己負責。
既然一切荒繆,不如把一切夷平,重新建構價值。 存在就是否定,否定才有無限的可能性。存在主義認為人生有三大絕望或悲劇:1. 不知道有自我,2. 不意願有自我, 3. 不可能有自我。
這些論點,正好配合青年人在這階段所探索的意識形態,別以為孩子走火入魔,他們只是找尋自己的存在感和存在意義。父母明白到這一點,就不會對孩子的挑戰過於介懷。能挑戰是好事,如果只一昧打機或完全失去幹勁,才讓人擔心。
當然父母要有底線,畢竟孩子宅在你的屋樑下,不能完全沒有適合年齡的基本尊重和要求。不想孩子長久宅居,就不要過於服務周到,沒有人供養,宅居就很難維持。知道什麼可為,什麼不可為,才是上策。最好趁機先整理好自己的人生,孩子看到父母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才會開始感受到也需要為自己的負責。
Commentai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