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李維榕專欄

做個「成功」的隱閉青年


作者: 李維榕博士

原⽂刊載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故事從家開始>


攝影: 社欣@4砵典乍街



在每一個城市裡,都有很多隱閉青年;因為隱閉,所以很少人知道。


他們的年齡不等,十多歲到二十多歲的最多。開始時也許不是病,但是長久下來,想不病也不成。這是一個流源長遠的社會現象,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解決。


因此每當父母帶着這個問題來找我,我都感到十分為難。並非我不明白家人的焦慮,孩子躲在房間不肯外出,晝夜不分,任你怎樣勸怎樣駡,怎樣費盡苦心,都無濟於事,那有不急的道理? 父母都希望找到專家,好好勸解一番,讓孩子頓然大悟,走出迷津。


問題就出在這裡,我不知道誰有這樣的能力,可以說服孩子;如果孩子只是一時遇到挫折,治療師還是可以聯同父母,鼓勵孩子面對困難,重新上路。但是,如果問題已是經年累月,成為習慣,就會產生一種惡性循環,讓孩子與家人都沒法突破。


所以當這位滿懷希望的母親從遠道找到我時,我更是面有難色。她說已經離婚多年,與十多歲的女兒相依為命。母親說話清晰,態度明朗,什麼問題都難不倒她,唯一解決不了的就是女兒的問題;由本來十分聽話到完全無可理喻,長期躲在家中、自殘、企圖自殺。完全不肯出門,見到陌路人就躲避,只有在家中與母親相伴,才能安頓。


母親說:「我已經給她找過無數專家,沒有一個讓她滿意!」


我告訴母親,我也一定不會讓她女兒滿意的。因為明顯地,女兒已經與母親建立了一個緊密的二人世界,任何人提出質疑,都會成為她的敵人。


要拯救這些孩子,就必需重新整理我們思考。有一句近代很流行的諺語:「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指的就是要全村人的努力才能養大一個孩子!


想知道這句話的意思,就要探討隱閉青年的前世今生。這些孩子一般都很黏家,自少就很關注父親或母親的情緒,對父母的關係尤其不放心。久而久之,就會與家人難分彼此,對外面的世界反而失去興趣。在外面碰到任何困難,都會引發極大焦慮,繼而產生種種病態,導致拒學等等。這是一個關鍵時刻,處理不當,就會造成長期不出門,繼而變成宅男或宅女。


如果只是在家不出門還好,這些孩子往往都有精神病症的診斷,靠藥物維持。試想想,一個正常發育的孩子,體內滿是動力,又怎耐得困在一個小空間?必然憋出一身毛病來。父母見到孩子如此狀態,心痛之餘,一方面會不斷埋怨,一方面又會照顧周到;又怕孩子出事,戰戰兢兢,不敢為孩子增加壓力,不知不覺間,就維持了孩子的隱者生活。所以每個隱閉青年,都有一個或兩個家人,圍着孩子周旋,讓孩子成功歸隱。


想改變狀況,就不得不在家人着手,千萬別讓孩子隱閉得舒服,更不能長期把他們當病童看待。必需協助父母解除各種觀念及行為的綑縛,重新設立適合孩子年齡的互動模式。打開封閉已久的窗戶,掀起重重簾幕,引進外面的陽光。

道理很簡單,執行起來就需要千軍萬馬,所以動用一村人絕對不是誇張。


其實隱蔽青年要做得成功也不容易,他們自己也是十分苦惱。最近與一個隱閉多年的男士交談,這男士十多歲就拒學回家,多次往外闖蕩都沒有成功,很快就到三十而立之齡。父親一輩子奉公守法,無法接受兒子為什麼不肯「走出去」。兒子卻不停問:什麼是「走出去」,去哪裡? 兩代人的價值觀本來就有代溝。問題是一把年紀還要靠父母供養,那就很難理直氣壯。而父母親每次談到兒子問題,不但毫無頭緒,反而把夫婦之間的矛盾都暴露出來,每次都是不歡而散。


父母是有情緒的動物,並不一定適宜為孩子解決問題;如果夫妻本身就存有芥蒂,在處理孩子問題的時候就更會添亂。


我忍不住對那男士說:「你試過有痛快的感覺嗎?那種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想罵人就罵人的感覺?」


「沒有!」這次他倒回答得爽快。


「有這樣的人讓你學習嗎?」想起他來自水滸傳的發源地,應該有些大氣磅礡活得痛快的人物可以為他帶來啟發吧?沒想他說:「人人都像宋江,沒有痛快的人!」


也許我們這種談話很荒謬,但是我覺得這男士最需要的,就是找個可以隨意交談的人。而更荒謬的是我們的交流,都是在網上進行,現代人的生活,真的什麼都可以步不出戶地進行,那又何來「走出去」的需要?


如果不出門也可以活得充實,做個成功的隱士也無不可。但是更多的宅孩子都是混沌過活、情緒鬱結、憋出各種病狀,長久走不出家門、甚至房門,一輩子依賴父母,白白耗費了大好人生。


一個孩子的成長,除了家庭系統,還得有學校、友輩、和社團,很多不同系統的配合,才有機會把孩子培育成人。如果周邊只剩下父母,在需要解決問題的時候很容易就形成一種糾纏,誰也動彈不得。


家是孩子的堡壘,給予所需的保護,這個堡壘也可以成為牢獄,出不來,也進不去。

428 views1 comment

Recent Posts

See All

1 Comment


Sarah Tam
Sarah Tam
Dec 01, 2023

當我們作為第三者看隱青及其他青少年問題時,我們很習慣、很方便地會將焦急的父母的陳述照單全收,尤其是隱青,他/她都沒有動力出來發聲,所以故事就只有父母的聲音。還幸有李博士和AAFT團隊一直以來的工作、教導及提醒,我現在知道眼光要放在孩子和家人的互動,而不是跟父母一起去認定問題只有一個。孩子和家人的互動比起將所有責任放在一個人身上來得「不方便」,人的天性就是喜歡單一、肯定和整齊。所以要和家人一起探索互動間出甚麼問題,治療團隊各人必須有耐性去容忍那些「剪不斷,理還亂」,然後與家人一起在亂局裡尋找離開的路線。


隱青往往不只是懶,他/她是在用行為(足不出戶只顧電玩晚睡晚起只是父母眼中的「乜都唔做」,其實也是行為)表達自己的情緒和訴求;父母往往不只是「過份保護」,而是孩子也會因父母沒為他/她打點生活中的大小事而不滿,甚至以自己的性命威脅父母。若治療團隊非要確實地列有一個問題的成因不可,就絕對不會成功揭示這些互動中的牽扯,也不會為家庭找到出路。

Lik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