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李維榕專欄

解開三尺冰封



作者: 李維榕博士

原⽂刊載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故事從家開始>



插畫: 小魚


這個十七歲的大男孩,長得很大塊。母親不停地數落他,說他肥胖,說他吃得太多零食,說他不自愛,小小年紀就患上糖尿病、高血壓等等。


母親也埋怨父親,偷偷在背後給他零用錢,讓他把自己吃成這模樣。


十七歲本來就是一個尷尬的年齡,青年人坐在那裏,毫無表情,什麼都說無所謂,沒有意見。


他被診斷為憂鬱症,已經有兩年斷斷續續不肯上學,最近更是躲在房間不肯出門。


孩子不肯上課,真的讓父母傷盡腦筋,哄也不是,駡也不是。而處理這個難題時,兩個須要冷靜策劃的父母,偏偏又會處於敵對位置,讓事情變得更加棘手。


上述這種關係模式,經常在問題兒童的家庭出現:在應該處理問題時,父母雙方卻在對峙,孩子反而成為父母的旁觀者,問題當然解決不了。


我們的家庭評估程式,除了量度孩子對父母關係的生理反應,同時要關注父母的互動模式,也就是他們關係的動態。模式是不斷重覆又重覆的,因為重覆,所以只要留心,就可以看得出它的樣貌。


為什麼互動模式那麽重要?因為人與人之間的共處,配合得好,就沒有解決不了的難題;配合得不好,就寸步難行。所以父母要解決孩子問題,就先要瞭解他們是怎樣互動的。


以這青年人為例,由於體形肥胖,個性又內向,學校生活必然不會順利,同輩相處有時是很殘酷的。回到家來,母親又不停埋怨他的體形和一舉一動;每一句話都在提醒兒子他的人生有多失敗,讓他本來已經低落的自我形象,更是無地自容。父親看不慣母親這種教育方式,把她當作虎媽,不停背道而馳。但是孩子也沒有領情,對於父親的教導,同樣以沉默回應。


我們請父親用自己的方法與兒子交談。原來父親的方法,也是不停教他做人之道,孩子對父親的拒絕,甚至比母親更甚。


孩子說:「我沒有要求,最好是他們都不要理我!」


不理他,就終日躲在房間打遊戲機、吃零食;理他,就是一連串的惡性循環,三個人都只是重覆上述那種完全無效的你追我避。


處於如此困局,很多人都想找到立即解決問題的良方。如果你也這樣認為,就會萬分失望。因為冰封三尺,絕非一日之寒。要解決問題,必須有個流程:


第一、就是解凍:首先要面對孩子的問題,帶出孩子正常的一面。不要因為有了診斷就把他們當作病人,否則他們就會以病人的身份回應。同時要考慮孩子的年齡和表達能力,因為孩子是不一定有問必答的。


我們在測量這孩子對父母交談三十分鐘的生理反應時,發覺他的心率和汗腺都有很大起落,一共有七個大反應。但是問起他來,他卻什麼都說「不知道!」「沒有意見!」


這個時候,你必須沉得住氣,仔細觀察,答案就在你眼前。母親見孩子不回應,立即就着急起來,不是為他解釋,就是催他回答,孩子忍不住,氣得跳腳,當場就向母親大發脾氣。看他生氣時說話還是很有道理,不愧是個十七歲的青年。但是看他與母親爭吵的神情,卻讓人疑惑,因為這不像是正常的青春反叛行為,更似是離不開母親的大嬰兒。遇到這種情形,單是要求母親不要數落孩子,也不會有效。主要還是讓母親與孩子建立適合年齡的分隔。


第二、放大孩子的聲音:孩子的聲音,不單是語言的表達,經過測量出來孩子生理反應的數據,也是一種肺腑之言。因為身體是不會撒謊的,所以身體語言比口頭上的語言來得更為真實。即使孩子不說話,治療師也可以帶動父母分析這些數據,從而探討孩子的內心語言。孩子聽着我們在討論他的心態,忍不住就會插口,這樣治療師就有機會引導他一步步地為自己發言。


第三、家庭關係的前世今生:從父母的親子模式,就可以順藤摸瓜,探討家庭的來龍去脈。原來父親長期不在家,母子相依,才造成如此關係密切。現在父親回來了,與妻子格格不入,與兒子也十分陌生。兒子站起來比他高出一個頭,他卻還是當他是個三歲小孩。他知道妻子的教育模式行不通,但是不知道自己的辦法也是寸步難行。


第四、建立新的關係模式:父母醒覺到自己的方法不奏效, 終於願意放下堅持,從新學習如何做合拍的父母。孩子見到父母改變態度,也一改拒人千里的姿態,願意打開心聲。


孩子終於承認:「其實我很知道自己的心態;無論他們說什麼,我都有很大反應!」


我問:「那麼你為什麼不去上課?避開他們?」


他苦惱地答:「因為他們是我的父母呀!」

聽到兒子的真話,父母也很驚訝。他們一直以為孩子不聽話,其實父母的每一句話、每一個眼神,兒子都全部吸收。吸收太多了,就變成一種糾纒。孩子離家,從來都不是易事。這次評估,讓這一家三口,由各自獨白變成一起交流,是解決問題的開始。


下一步:如何把新的模式變成常態? 否則一轉眼,又會打回原形。

765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