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阿執司影評

阿執司的「家庭真相」

作者: 阿執司@4砵典乍街


Photo Credit: IMdB


Anatomy of a Fall 《墮下的對證》是一套2023年的法國電影。


一個偏遠的法國雪山區,一家三口,一宗墮下的死亡事件,要對證的竟是夫妻二人千絲萬縷不足為外人道的婚姻關係。

 

十一歲雙目失明的丹尼爾,與同為作家的父母居於一處偏遠雪山區的小木屋。一天,丹尼爾與愛犬散步完回家,赫然發現爸爸倒在屋前沒有呼吸。他大聲叫嚷在屋中的媽媽出來幫忙,爸爸最終死亡。法醫確定爸爸是從小木屋閣樓的窗户墮下,但屍體的頭部有可疑的傷痕。爸爸的死,不能排除他殺的可能性。而他殺的最大嫌疑犯,就是當時與他同在屋中的丹尼爾的媽媽!還沒從丈夫死亡的驚魂中走出來,丹尼爾的媽媽便要張羅律師為自己的謀殺罪辯護。與辯護律師的討論中,丹尼爾的媽媽意識到為了要洗脱自己殺人的嫌疑和動機,她必須要證明丈夫是自殺的。


於是,法庭上上演了一幕幕由檢控官、辯護律師、丹尼爾媽媽和其他作供證人的對證,血肉模糊地揭示了夫妻二人歷年關係的來龍去脈。二人本來感情不俗,但丈夫間接令丹尼爾在四歲時意外失明後婚姻便開始亮起紅燈,二人越走越遠。丹尼爾的爸爸因自責內疚患上了抑鬱症,需要用藥物治療。丹尼爾的媽媽則用積極的方法面對創傷,希望兒子不要受到殘障過份影響,盡量能夠過正常的生活。兩人的理念和鴻溝越來越大,也不再同床。及後媽媽的事業越來越順利,爸爸的生活卻越來越潦倒,進一步激化二人的矛盾、妒忌和怨恨。再後來媽媽有外遇,媽媽疑似偷取了爸爸寫作的意念出版了一本暢銷書,爸爸有暴力傾向和服藥自殺未遂……。媽媽好像變了加害者,爸爸變了受害者。這些連旁人也聽得透不過氣來的情節,丹尼爾當然也十分不好受。他雖然知道爸媽的關係不好經常吵架,但他萬萬沒有想到內情原來如此。最痛苦之處是,他要在庭上如行鋼線般作供爸媽的關係狀況,但放在眼前的事實卻是這般模棱兩可。作為一個十一歲的孩子,究竟他是要相信爸爸是自殺,還是媽媽把爸爸殺死?!


從依附理論 (Attachment Theory) 來說,由於每個孩子都需要從依附對象(通常是父母親)處得到愛、照顧和連繫性,所以孩子天生就是最忠於和保護父母的人。但當父和母二人關係有矛盾,孩子要靠攏一邊時,也是他們最受煎熬和痛苦之時。最近熱門討論一個人成長經驗裡的真實性(authenticity) 和依附性(attachment)的彰顯,如何建構出獨特的行為個性。真實性的表現是人能在人際關係裡(包括與父母的關係)作出忠於自己的表達,依附性的表現則是為了保存與依附對像(通常是父母,也可以是伴侶)的關係良好而作出的一些犧牲和妥協。兩者有時真的是走相反方向。每個人的真實性和依附性的不同程度比例的表達,就建構著每個人獨特的個性和人際關係模式。


最後丹尼爾作供選擇相信了什麼?。墮下的對證,對出來的是父、母、子之間關係的複雜性。

 
 
 

Comments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on No. 4 Pottinger Street (the “Site”) [and our mobile application] is for general informational purposes only. All information on the Site [and our mobile application] is provided in good faith. However, we make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of any kind, express or implied, regarding the accuracy, adequacy, validity, reliability, availability or completeness of any information on the Site [or our mobile application].
Copyright © 2021 Asian Academy of Family Therapy.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