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執司的「因緣」與「放下」
作者: 阿執司@4砵典乍街
Photo Credit: IMdB
《從前的我們》(Past Lives) 是一套2023年的美國愛情電影。青梅竹馬的初戀小女友移民離國,二十多年後,這雙長大了的男女還能有什麼樣的關係?
海盛與娜英是小學裡的一對要好的男女同學,大家總是互相支持,有說有笑。一天,晴天霹靂,海盛知道娜英要與家人由韓國移居海外。二人在平日一起回家的路上沉默不語;海盛跟娜英說了一句哀傷無奈的「再見」後,二人便分别了。
一晃眼,十多年便過去,二人已經二十出頭。娜英由加拿大再移居到紐約追尋當劇作家的夢,赫然發現,在韓國一所大學唸工程的海盛,原來一直在社交平台上試圖想跟她再聯繫。二人在互聯網上第一次重遇,有說不完的話題,相知相惜。海盛靦腆的說:「我很想妳!」娜英溫柔地回答說:「我也是 ! 」
其後大家繼續在互聯網上定期通訊。隔了半個地球的距離,亦無阻他們的感情增長,漸漸地他們儼如一對熱戀中的情人。娜英很想回韓國見海盛,但她知道自己一旦回去,就很難繼續劇作家的夢;海盛又因自己的學習原故不能去紐約見娜英。陰差陽錯,二人的關係就好像總欠缺了那麼的一點點東西。娜英為了不要再因戀愛腦分心影響自己的工作,毅然提出要跟海盛停止聯絡一陣子。海盛無奈答應,大家便再度失聯。娜英繼續為自己的劇作家夢想努力,在一個駐埸藝術家計劃中遇見了亞瑟,二人一見如故。海盛也有了新女伴,但依然念掛着娜英。
再十數年後,娜英已經與亞瑟結為夫妻,二人定居紐約。一年夏天,海盛以渡假之名到紐約想會一會娜英。二人再重遇,當然有點尷尬。娜英問海盛為什麽要來找她?海盛說因大家分開得太突然,只想再見她一面。二人一見如故之餘,當然也有一份隔膜,畢竟娜英已為人妻。亞瑟需然心也有點戚戚然,仍很理解地讓二人見面,還跟二人一起吃飯喝酒。
人在感到懊惱悔恨的時候,總喜歡問「假若當時我……?」海盛也不例外。微醉後淚盈於睫的他問娜英假若當初他肯飛去紐約見她,現在的結果會否不一樣?假若當初娜英一家沒有移民離開韓國,他們能一起在韓國長大,現在的結果又會否不一樣?但他骨子裡知道娜英一定會離國尋夢,因她就是她,這也是他喜歡她的原因。若然如此,這不就是說他們二人命中注定不能在一起嗎?!
娜英相信「因緣」。若要兩個陌生人的衣服在街角能夠偶然觸碰一下,他們在過去的生命一定要有過某種形式的關係。若要兩個人能結成夫妻,則要經過八千次前世各種形式相遇而累積的八千層「因緣」,絕非易事。縱使心痛心傷,娜英這一世並沒有足夠的「因緣」跟海盛在一起。
無論你是否相信「因緣」一說,但它對我們最好的提醒是:有些人和事情你要學會捉緊珍惜;有些人和事情你終歸無能為力,必須放下,不能糾纏。有時在不同的人生時空,對同一個人或同一件事情,可能有不同的選取。捉緊時捉緊,放下時放下。成長其中最重要的一課,就是學會分辨何時你必須堅持執着 (否則一事無成) 和何時你必須鬆開放手 (不然定必焦頭爛額)。人與人的關係如是,人與事的關係也如是。
海盛再見娜英,就是想為這段無疾而終充滿問號和遺憾的感情,畫上一個句號。有時很愛很愛一個人,包括伴侶父母子女,最好的選項,可能就只是站在遙遠的地方為對方送上祝福。
片末,海盛說:「如果這一世也是前世,我們在下一世已是大家的另一半嗎?」放下終歸是一個過程。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