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執司的「情緒」、「記憶」和「成長」
作者: 阿執司@4砵典乍街
Photo Credit: IMDb
《玩轉腦朋友》(Inside Out) 是一套2015年上畫的美國動畫電影。十一歲的韋莉正經歷生命中的一個重大改變,由一個熟悉的城市搬到另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開展新生活。她的這段成長遭遇,如何成為她不可避免而重要的記憶再而構建成韋莉獨有的性格特質?
韋莉的腦內有五個基本情緒(「腦朋友」),包括「阿樂」(Joy),「阿愁」(Sadness),「阿燥」(Anger),「阿憎」(Disgust) 和「阿驚」(Fear)。這些都是人的重要基本情緒,每樣都有幫助我們應付日常需要的重要功能。韋莉從小到現在十一歲,當然與家人和朋友經歷了大大小小的事情。而伴隨這每一件事情都會有韋莉的情緒經驗,再變成她個人的記憶。而這當中一些特別重要的記憶,就會儲存在她的「核心記憶庫」(core memories)。這些「核心記憶」形成了韋莉性格模式的各種獨特面貌(「性格小島」),包括「家庭」、「朋友」、「淘氣」、「誠實」和她喜愛的「曲棍球」。這些東西所組合成的就是韋莉這個人。
「阿樂」很害怕韋莉成為一個不快樂的女孩,所以她事事主導,經常很怕「阿愁」壞了她的好事,不想「阿愁」太多参與韋莉的生活。但「阿樂」只選取愉快的記憶放進韋莉的「核心記憶庫」,這對她會是件好事嗎?
一到步新家,韋莉已經崩潰了! 新的公寓殘破不堪,家當又因延誤末能到達,爸爸為着他的公司業務煩心,爸媽吵架,連附近餐廳的披薩竟然也難以入口……,還可以有更糟糕的事情嗎?原本韋莉已經有點悲哀情緒,很想宣洩;但媽媽叮囑她要盡量表現愉快,因爸爸也在心煩中,不要增加爸爸的負擔,韋莉聽後也只好强裝歡顏。勉強抖擻精神第二天戰戰兢兢回到新學校,竟然在班上自我介紹的時候因為掛念老家而哭成淚人!打擊一浪接一浪,自己沒有新朋友,家鄉的好友又已經認識到新的要好,孤獨感隨之而來。韋莉的「性格小島」逐個倒下,最後連「家庭」小島這個版塊也不堪一擊!整個過程中,「阿樂」疲於奔命一直積極幫忙想把韋莉從負面情緒中釋放出來,可惜她無能為力。最後韋莉的「情感控制版」完全失控,在「阿燥」的驅使下她決定離家出走!她偷偷用媽媽的信用咭買穿州巴士車票,想返回老家。最後阻止了韋莉這魯莽舉動的,竟然是「阿愁」!「阿樂」讓「阿愁」發揮了作用,當韋莉容許自己感覺這悲哀憂鬱情緒的時候,她反而吊詭地理性起來,趕忙離開巴士。回到家後,韋莉與爸媽相擁而泣。爸媽向韋莉說其實他們也很懷念老家,大家忽然間有了一種共情(empathy)。韋莉這段記憶是有兩種情緒的,包括哀愁和快樂。搬家的哀愁和得到爸媽明白自己傷痛的快樂。這對她是一種全新的經驗,事情是可以有兩方面情緒的。能夠處理及整合(process and integrate)一件事情可以包含多樣情感的複雜性,不就是成長的第一步嗎?這次「阿樂」應該也不會阻止這個記憶放進韋莉的「核心記憶庫」,因她已明白哀傷的情緒也是成長中重要的經驗,「阿愁」也有她的重要作用!
韋莉步入青春期後又會有甚麼狀況?下期再跟大家分享《玩轉腦朋友2》(Inside Out 2) !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