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讀者投稿


《少年來了》

作者: 奇樹@4砵甸乍街








「不要問我那麼多,想幫我的話,快快派藥來!」


眼前的大漢似乎神色不悅。彼此對坐著,感受到那魁梧的身軀壓下來的煞氣。難以想像,他不過是個廿歲出頭的少年。


年紀輕輕,精神病紀錄卻已經不可勝數。他患有躁鬱症,多次被家人強制送進醫院,所有特效奇藥都被他試遍了。這趟住院,卻是他自己提出的。他推搪其辭說,因為參加電玩決賽,過度攝取咖啡因,以致失眠三晚、精神耗損。理由雖然牽強,但鑑於他殺氣騰騰的樣子,我相信他最需要的還是睡上一個好覺。


到了第二天,少年恢復了元氣,終於將入院的因由娓娓道出。他哭訴,自從繼母搬進家裡,他便沒有寧靜日子過了。為著打掃房屋的瑣事,她可以連珠發砲,字字珠璣,將父親和他炮製得體無完膚。生母身在內地,遠水不能救近火,望著走勢穩健的感染數字,只能著兒子凡事忍耐。


有了「共同敵人」後,父子可有團結起來?他會心一笑,向我搖頭歎息,少年你太年輕了。父親心地善良,卻有一個毛病:賭!因為博弈,他丟失了前妻;但他不信厄運,滾來一身爛帳,繼任的太太也看不過去,家裡經常為金錢爭吵不休。每逢「出征」前,父親總會跟他擊掌,今鋪一定得!然而最近手風確實不順,總是輸清光歸來,滿肚積壓的怨憤,唯有發洩到兒子身上。


在父母眼中,少年一無是處。嗜睡的藥物,加上反覆磨蝕的自信,使他無法適應穩定的工作。當他在遊戲裡過關斬將,外邊的世界沒有停止前進。他的初戀情人結婚了,欺凌他的童黨飛黃騰達了,而他只能眼白白看著曾經憧憬的生活從掌心溜走。正如他只能眼白白看著父親帶著血汗銅錢從家門溜走,而他只能逢迎地擊掌祝他好運。他窩藏在家中,越躲避壓力,越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只顧一味抽煙,和打電玩。至少打電玩能變賣武器賺錢。


「我將自己那份綜緩金交給爸爸,每月只花兩千元。」


我們彼此對坐著,讓他傷痕累累地撿拾,那些支離破碎的盼望和熱誠。難以想像,他不過是個廿歲出頭的少年。


「如果我這輩子裡夠膽靠近賭桌的話,我會把手指砍下來!」他咬牙切齒地作誓,家人以為那是狂躁病發,不明白赤子的一片忠心。


經過一輪對談,少年決定要申請宿舍,搬離使他身心俱疲的住所。起初,父親還是猜疑,兒子的決定是否一時衝動。少年也彷彿感受到來自父親的阻力,沒有刻意再遊說他。然後某天,他突然開始很專注地寫筆記,奮筆疾書自己的生平。字裡行間,流瀉著他對家人的愛護和歉疚,真誠之情教人動容。其中一句如是:「若然我爸老了,我會一直照顧他,直到去世,阿爸是愛我的。」伴隨的,還有反反覆覆告誡父親遠離賭海的勸勉。


今天,少年終於出院了。我將他寫的字條分享給父親讀。他低頭注目,沒有回應,鐵漢不慣展露柔情,但他用沈默感受兒子心聲的重量。在兒子踏離家門的一刻,我希望爸爸也能跟他來一次擊掌,祝福他自由奔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Recent Posts

See All

Comments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on No. 4 Pottinger Street (the “Site”) [and our mobile application] is for general informational purposes only. All information on the Site [and our mobile application] is provided in good faith. However, we make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of any kind, express or implied, regarding the accuracy, adequacy, validity, reliability, availability or completeness of any information on the Site [or our mobile application].
Copyright © 2021 Asian Academy of Family Therapy.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