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讀者投稿

甚麼是家庭健康教育大使?

作者: Sarah

插畫: 社欣@4砵典乍街


我在亞洲家庭治療學院上課有一段日子,在課堂及學院的教育計劃中都會接觸 到「大使」一詞,這是一個甚麼概念呢?要說大使不是甚麼,比起要說它是甚 麼容易。大使不是治療師,也不是講師,那大使要具備甚麼條件呢?有學歷及 執業要求嗎?這些資格有當然很好,但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庭,就是沒有 結婚生育的成人,也是父母的兒女,所以每個人都是很有經驗的家庭中人,那 誰都可做大使嗎?也不是,大使要對家庭現象有基本的了解及體會,才能將家 庭治療的思維及視角與人分享。以下是我最近的一個經歷。


有一個朋友,他為身處北京的契仔(乾兒子)著急,孩子現年七歲,在疫情後 回到學校學習,家長每天都收到學校投訴,說孩子在課堂上搗亂,甚至出手打 人,或對女同學有不合適的肢體接觸。朋友聽著母親的訴說也急起來,怕孩子 的偏差行為繼續惡化,最終成為精神科病人。朋友記起我有修讀輔導課程,就 問我應如何支援契仔一家。情況看似是孩子由網課轉至面授適應不及的個人問 題,但我作為家庭治療學院的學生,也即管問一下父母關係如何,一問之下朋 友便說契仔父母衝突不斷,曾經面臨離婚,在孩子三歲前父母都是常常因管教 孩子或其他事情吵架,但後來他們覺得要為著孩子控制一下脾氣,而且也有了「共同敵人」:孩子的行為問題,所以對外人來說,夫妻關係有明顯改善,起 碼在孩子日程安排上達到共識,但他們他不是完全不吵架。就在朋友到北京探 訪他們的幾天內,夫妻間也可吵至旁若無人,不理因見到父母暴怒大驚哭喊的 孩子,不理在場等待一起出發去野餐的朋友,也不理在野餐場地會合的另一個 家庭,要吵就吵...


朋友忙問我可否線上做訪談,我坦言未夠道行做干預,但討論一下情況,看看 是否可從家庭角度理解孩子的行為問題還是可以的。高衝突父母和孩子有行為 問題這種家庭,在亞洲家庭治療學院是很常見的。夫婦由高衝突變到大致和睦 去處理孩子的行為問題,就令孩子的行為問題變得有功能及意義,孩子基本上 都是不想父母分開,父母長期吵架,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創傷,就算孩子年紀很 少,不明白吵的是甚麼事,那種焦慮及不安都會滲入孩子的體內,使他長期處 於戰鬥-逃跑-僵住(Fight-Flight-Freeze)狀態,影響他的成長。到父母覺得要避忌一

點,不在孩子面前吵,孩子已發展了很敏感的觸覺,見到父母微小的面部表 情,身體已不由自主地緊張起來,要長期擔心父母不知何時又要吵起來,孩子 當然很焦慮,就算孩子說「上學是全宇宙最好玩的事」,他也很難投入校園生 活。我也說了一般孩子都是比較親近媽媽,所以母親的焦慮很容易會成為孩子 的焦慮,朋友就立刻說契仔的母子連心很明顯:以前媽媽一忙,加班很晚,連 續一段時間後,孩子便會莫名其妙發燒生病。


我跟朋友討論到一半,朋友在高鐵上跟契仔媽媽講了一通電話,朋友說了從家 庭關係理解孩子的行為問題這個可能性,媽媽大致認同,又補充說夫妻關係緩 和了,孩子覺得爸爸佔用了媽媽,跟他搶媽媽。加上爸爸也嚴厲,孩子對爸爸 有一些討厭憎恨。這些現象也是在學院時常見到的,但看得見這些現象只是解 決問題的第一步,之後要如何處理是對家庭的一場重大考驗。 孩子覺得爸爸搶了他的媽媽,那爸爸他會覺得孩子搶了他的老婆,父母二人都苦澀怨恨,孩子 怎會活得好?


問題當然不是一個傍晚間的短訊及一通電話就能解決,治療是一個過程,何況 治療還未正式開始。朋友和孩子媽媽因為知道可從家庭互動理解孩子的行為問 題都鬆了一口氣,對提供多一個思考角度的我表示謝意。我不認識這個家庭, 未直接跟他們任何一人說過一句話,沒有跟他們做家庭或個人治療,也沒有給 出任何建議,最後孩子媽媽和我的朋友覺得心理負擔輕了一些,是為甚麼呢? 我想這就是大使的作用。


148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