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讀者投稿

從個人到系統

作者:奇樹@4砵典乍街


生物醫療模式(Biomedical model)是精神科學中的一個重 要學說。它認為精神障礙的肇因 主要是生物因素,例如遺傳、化 學物質和神經結構的病變。這種 觀點有著悠久的歷史,其根源可 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當時的名 醫,後人尊稱為「醫藥之父」的 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提 出,精神問題是由體液失衡引起 的。他認為通過飲食、運動和其他物理干預可以恢復體液平衡, 進而治療精神障礙。到了文藝復 興時期,承接著笛卡兒提出的 「身心二元論」(Mind-Body Dualism),大眾越來越接納大 腦變異才是導致精神病的主因, 而非天神對那些人道德污點的懲罰。


十九世紀,德國克雷佩林(Emil Kraeplin)開創了現代精神病學 的分類法。他認為利用科學觀察 方法,能夠可靠地進行診斷和治 療。隨著新技術的發展,生物醫 療模式在二十世紀得到了進一步

的重視。1952年推出的氯丙嗪(Chlorpromazine),大幅改 善了思覺失調患者的病況,因此 啟發了往後精神藥物的研究發 展。神經造影技術和遺傳基因的 突破,亦造就了一波科學狂熱, 希望有助辨識導致精神疾病的生 物因子。

科學帶來進步的同時,也遇到了 其他方面的限制。生物醫療模式 的主要局限之一,是它往往過度 簡化了精神障礙的複雜性。生理 因素並不能完全解釋人類的經驗 和行為;還有環境和社會的影

響,如童年經歷、家庭關係、文 化信仰和社會經濟地位。身體結 構與外在環境的互動,使得精神 病的成因難以一概而論。另一個 批評是,它傾向將正常的人類經 驗病理化。例如,醫學模式通常 將抑鬱症視為大腦中的化學失 衡,而忽略了何謂對生活壓力的 正常反應。這種思維會導致過度 診斷和過度藥物治療,尤其是兒 童和青少年,很容易被標籤為孩 子自身的失常。


相較之下,系統家庭治療則考慮 到個人、家庭和更大的社會脈絡之間的相互聯繫。這種方法強調 理解問題出現的背景,而不僅僅 是關注個人的症狀。在某些情境 下,極端的情緒和行為才是人之 常情的反應,治療師需要保持這 種觸覺,以全盤角度理解家庭帶 來的問題。孩子的行為問題可能 是對家庭衝突或父母的精神健康 問題作出回應,這個現象比大眾 想像中普遍。

還有一點值得關注:生物模式的 框架下,精神障礙被視為靜態和 不變的。對患者和家屬而言,刻 板的觀念容易加劇絕望和無助的處境。系統思維認識到精神健康 是動態的,而且總是有辦法改變 困局。在當今之世,這種促進改 變的積極想法,更值得我們推而廣之。


117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Bình luận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