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讀者投稿

太婆又來了

作者: 新地醫生


情景: 精神科診所

人物: 太婆 (80多歲), 曾孫女 (12歲小學六年級學生), 學校社工, 精神科醫生

太婆: 你太頑皮了, 不聽我們的話, 只懂打機看電話, 又向爺爺發脾氣, 打爺爺。

曾孫女: 我好想和朋友傾電話, 你好煩呀! 又唔明白我!

太婆: 為什麼家舍那麼遠, 那麼細, 人手不足, 沒有人教功課? 為什麼我的曾孫女瘦了那麼多?

曾孫女: 我在家舍一日五餐, 食得飽, 你不用擔心。

太婆: 為什麼要把我的曾孫女送去家舍呢? 她出生以來從沒離開我這麼久! 我十萬個不放心!

曾孫女: 你不要每餐餐後都搓我的肚子, 我不是嬰孩了。

太婆一生勞累, 帶大了自己的子女, 又帶大了孫兒, 料不到連曾孫也要自己照顧, 做了三代的母親。兒子早婚, 也早離婚, 剩下孫兒。孫兒長大後, 未婚便有女兒, 嬰孩的母親產後不久便跑掉了, 孫兒也出國工作, 剩下曾孫女給老人家照顧。

曾孫女踏入青春期, 變得反叛, 有自己的意見, 加上過度活躍症, 衝動, 趕不上學業, 太婆感到教養孩子一代比一代吃力。

太婆、爺爺和曾孫女在家吵吵鬧鬧, 最近爺爺和曾孫女更大打出手, 各有損傷, 曾孫女被學校社工送到醫院, 懷疑是虐兒案及疏忽照顧。最後虐兒案不成立, 但曾孫女被安排暫住家舍, 與太婆、爺爺分離。曾孫女很快適應了, 生活有規律, 學習慢慢跟上, 但太婆卻成了熱鍋上的螞蟻。

自從兩星期前曾孫女入住家舍, 太婆每天便奔波不停。有時一天到學校幾次, 有時在校務處呆坐幾小時, 為的是看看曾孫女, 希望她吃多一點住家飯。有時候山長水遠由九龍走到新界的家舍, 有時又忙著找不同的社工, 還有不停的電話查詢曾孫女的情況, 實在累透了。大家都可憐這位老人家, 但又害怕「太婆又來了」。

這是一個四代的家庭, 老人家沒感到四代同堂的福氣, 反而是太婆教養曾孫的無奈、勞累和情感的糾纏! 太婆擔當了三代母親的角色, 但孩子總是反叛, 早離家, 婚姻不持久, 不願承擔父母的責任, 使太婆不停連任照料小孩。這是宿命, 還是跨代矛盾和糾纏的輪迴呢!





 
 
 

Recent Posts

See All

Kommentare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on No. 4 Pottinger Street (the “Site”) [and our mobile application] is for general informational purposes only. All information on the Site [and our mobile application] is provided in good faith. However, we make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of any kind, express or implied, regarding the accuracy, adequacy, validity, reliability, availability or completeness of any information on the Site [or our mobile application].
Copyright © 2021 Asian Academy of Family Therapy.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