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讀者投稿

一個中學生有話説

作者:內地中學生@砵甸乍街4號



我是内地中學生,女,十五歲,居蘇州,開學升高中一年級,即十年級。

小學時成績足夠好,打打鬧鬧就過去了。但是三年級轉學到蘇州,於是和其他二十多個轉學生共同組成一班。大家成績差不多,偶爾上上補習班,都玩在一起。只不過父親在外地長期出差,有幾個暑假會和父親在瀋陽度過,開學又得回蘇州。而且,我家永遠有人,不可能像其他同學那樣假期一起瘋玩。加之母親總要我“報備”——去哪裏玩?去誰家?幾點回家?天哪,我連手錶都沒有!要是遇上人家熱情留飯,我推不掉回家又要被駡。於是小學四年只能算是交了一個半好朋友。

一六年左右,内地開放二胎。不知道爲什麽,父母想要再生一個。當時我上五年級,也就同意了。等到一七年初,小弟出生了。我暫住在一起學小提琴的同學家裏。一年多之後我要升初中,當然什麽也沒考上,自然乖乖上學區學校(理論上來説所有公立學校都不允許擇校,但是本地區最優秀的學校有種種特殊班級允許這麽幹)。

上了初中,我先翹了軍訓。當時暑假末尾天氣漸涼,於是我們回父親安徽鄉下的老家。因爲小弟出生,父親有幾年沒有回鄉;作爲長子,總該回去一次;更何況是新添男丁。結果小弟感冒變肺炎,只能轉院到合肥(安徽省會)。這麽一拖,等我回到學校已經是開學第五天了。所有人都不認識我,除了一個胖胖的男生——一年前,我們作爲同區選手參加過比賽。這所初中,是我小學的初中部和另一所中學合併而成。而我的小學同學,基本上一半去了另一所學區學校,另一半來了這裏,還有幾個人離開了蘇州。剛開始大家在走廊上碰到還會打招呼,後來就慢慢淡忘。初一在快樂中度過:我參加了一場生物競賽,拿到了很好的名次;在全校考試中也進過前十(年級有六百多人)。

接著,初二就是噩夢了。出於某些原因,我漸漸無法完成回家作業,也因而不去上學。每周的課都上得斷斷續續,也有同學拿我開玩笑,但都不算過分。但是,我所在的班級絕對不是好班。雖説義務教育階段不許分好壞班、快慢班,可是校内流言照樣。比如説我們隔壁班級,一眼望去(平均)家庭條件就比我們好:家長竟然可以給全班點星巴克!又或者年級公認好班,三十個人裏有兩個教師子女,班主任是分管團務(即共青團)并且做過年級組長的歷史老師。我們班則平平淡淡,大家都是城市小中產家庭。然後女生成績普遍偏低,誇張時班級前十只有兩個是女生。結果我便沒有朋友可交。一來女生差距太大,談無可談;二來雖然學校並非視早戀為洪水猛獸,我也對男生沒什麽興趣。我不打遊戲不追星,沒有錢和手機,整日看書,試問何等男生會在初中就看上這樣的女生?更何況此君三天兩頭失蹤,縱使是學校話題也常常不知。無處釋放的苦悶和焦慮,轉爲身體上的接觸。和母親之間,不時就會來一場混戰。我的房間拆掉了門鎖,成爲一扇沒有把手的門。剛開始我藏著鎖芯,後來被發現;只能用錐狀物體替代把手——總之打得開門就成。衝突升級,她有次甚至搬來冰箱堵住我的門。父親的工作不時調動,他開始請長假。小弟更加吵鬧,我更加“不開心”。初二下學期,新冠疫情爆發。網課期間我終於摸到電腦,一發不可收拾。幸而基礎好,開學後總算是跟上老師。但是依舊時不時缺課,被隔壁班主任(年級組長)找去談話。形勢嚴峻時,父親也在話裏話外提著休學這種事情。初二過去了,隨之而來的將是魔鬼的初三——和中考。

蘇州最好的(公立)高中是蘇州中學。以我所在初中的水平得是年級前十才有希望。自然,我當然說是想上蘇高中,可是平均一百名左右的成績根本不可能。初三,改到更遠的校區上學,我也開始不在家吃早飯。冬天由沒亮透的清晨和黑色的夜晚組成,在校時間最長可以拖到十二個小時。西交大的少年班開始招生,父母因爲有教育方面的同事而極力要我報名。可是,本校只許七名學生參加考試,把校内考試成績一拉,我自然沒戲。其實私下裏可是長長松了一口氣:我當然知道自己考不上。我和家人的交流越來越少,甚至幾乎不會見到。最喜歡放學后待在教室寫作業,最好有一兩個女同學。等到保安同志來查,就該走啦。三個人走過燈火通明的走廊,外面是同樣燈火通明的高中部和城市的夜晚,學校四下安靜。三人各自騎車回家,看自己的影子在燈光下不斷變化。期末考試到了,按中考程式考三天。考完即奔圖書館——管他自招與中考!借滿十本書回家,在床上看到凌晨。

接著寒假,各校開放日、考試和“課程”紛紛上場。當然,公立學校搞所有此類活動均是“違規的”,可是還是要搞,學校爲了好生源,學生爲了好學校。學校私下打電話表示簽約意向,即在學生保證錄取的情況下分進好班。期末考試成績出來了,我考得還行。當然本校高中部會先人一步保生源,可是我不想在一個已經熟悉了的校園呆三年——而且因爲家離得近,大概率沒有宿舍住。初三上學期,我體會到與父母每天接觸的痛苦。年輕人有自己不能忍受的東西,包括和母親越來越像的胞弟、家裏可有可無的網絡購物包裹。我的確不能明白爲什麽有人會想家。我似乎已經習慣幾乎一天不説話,待在自己的房間裏。

開學了。初三進入複習。體育考試,占中考五十分。口語考試,佔中考三十分。第一次中考模擬考試,是各校簽約的重要參考。天氣轉暖,我們享受最後一次春游。五月一模之後,學校安排拍畢業照。在操場上等著,我從語文老師那裏知道我的語文是全校第一;而總分,則在幾天後從另一位英語老師那得知進入了全校前三。這樣的資本使得我與蘇高中簽下“一條龍”,在可操作範圍内保證我進入蘇高中。中考漸近,生活依舊。我依然孤獨。父親辭去了北方瀋陽的工作,改到昆山一家工廠,每天回家。可是近十年二人的“分居”需要時間,我至今仍不知道這到底是有益或否。

中考,六月十七號至十九號。考完,有的班級下發了由班主任收繳的手機,我則看電腦一夜到天明。六月二十號,太陽照常升起。出成績還有九天。之後每天在學校排畢業典禮。由於我們這一級成績並不突出,最終匆匆結束。二十八號了。二十九號,在同學家打電話查到了成績。毫無懸念地,我超過了蘇州中學的錄取分數綫。而這位同學,上午“一個半朋友”中的一個,和我差了九十分,沒有高中可上。幸而她最後進入公立學校的出國班級;只是,我們的人生之路永遠分開了。

暑假,我更加沉默。與過去的同學無話可説,而將來還是未知。相對了解我的父親也不再懂我。將要五年,我對自己的胞弟依然沒有好感。無人傾訴,在這個本該最快樂的假期。

附:因爲内地用簡體,因此打繁體出來可能有一定錯誤,還請原諒。我自從文中所説有曠課后家庭環境曾一度惡化;也因此接觸家庭治療。翻完了李老師的那一套“彩虹書”,在地圖上看砵甸乍街4號在哪裏;最後發現原來是中環。在某種程度上,我也是李老師的小迷妹吧。

 
 
 

Recent Posts

See All

Kommentit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on No. 4 Pottinger Street (the “Site”) [and our mobile application] is for general informational purposes only. All information on the Site [and our mobile application] is provided in good faith. However, we make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of any kind, express or implied, regarding the accuracy, adequacy, validity, reliability, availability or completeness of any information on the Site [or our mobile application].
Copyright © 2021 Asian Academy of Family Therapy.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