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阿執司影評

阿執司的母與女

作者: 阿執司@4砵甸乍街

 

本星期跟大家分享一下2020年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得主陳淑芳主演的台灣電影 <孤味>。故事發生在台南的某處。出生於富裕家庭,由陳淑芳飾演的母親,她的婚姻生活一點也不愉快。她的丈夫不被娘家接納,其後夫婦二人更因金錢問題跟母親的娘家閙番了。丈夫到處拈花惹草,把家當成旅館。夫婦二人長年處於極大的矛盾狀態中。長女和二女更在小時候目睹母親拿着菜刀,到父親與情人住的地方找父親晦氣。三個女兒長年活在父母不和的陰影下,一方面為母親抱不平,另一方面卻又默默地渴望着父愛。沒有了娘家的支持,母親含辛茹苦,獨力經營一個路邊蝦捲檔把女兒們養大。一路走來,作為女兒的,那有體會不到母親寂寞無助的道理?每個女兒,各自用自己的方式去守護着母親。大女兒是一個性格自由的舞者,表面上對所有事情莫不關心,但為了不讓母親擔心,就算自己癌病復發也不敢告訴她。為了母親,行醫的二女兒從小到大發奮唸書,為的是每次考試獲獎後,長年失踪的父親均會現身,而那是母親最愉快的時刻,因終於可以看見丈夫。亦因為她考上了醫學院,母親也終於可以在娘家前吐氣揚眉。三女兒雖然瞞着母親跟父親及他的情人聯絡,但為了母親她可以連大學也不唸,甘願去繼承母親餐廳事業的衣缽。最戲劇性的是,父親在母親辨壽宴的那天病逝。喪禮籌辦的過程中,前麈舊事在每個人的心頭泛起漣漪。

 

在系统性家庭治療 (systemic family therapy) 的學說中,我們知道當父或母一方長年不能滿足對方的需要,忠心的孩子就會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去填補這空隙。如家庭治療大師 Ivan Boszormenyi-Nagy 所說,這是一種我們對家庭看不見觸不到的忠誠 (invisible loyalties)  。但女兒們長年對母親的保護,也會有怨懟對方的時候。大女兒說母親的關懷有一種叫人透不過氣來的壓力。二女兒覺得自己為母親付出這麽多,為什麼她不可以支持自己管教女兒的決定。三女兒埋怨母親一方面把餐廳交給自己管理,一方面又要處處干涉。戲如人生,人生如戲,這種種的母女糾纏,在家庭治療的場景中亦常常遇見。往後阿執司會在4砵甸乍街與你分享更多治療室中的故事!請繼續留意!

 



 

 

 

 


 

Sometimes recovery means eating McDonald’s and watching TV

 

作者: vera@4砵甸乍街

 

What does it mean to be “in recovery” from mental health issues? Are the hospital pamphlets accurate in their depiction? Most importantly, some of you may ask: how do you recover from something tied so intrinsically to your own individuality? 

 

The answer is not simple; it’s something I’ve been learning about every day. When I wrote this last week, I was feeling quite depressed and drained of energy, spending half a day in bed.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I felt frustrated with myself— I hated that I was struggling again after all these years of therapy and medication. Things were starting to brighten up after the storms of previous years. For the first time, I was coping. Going to university did not seem like a pipe dream. But now this: a looming dark cloud in crystal-clear skies. That’s the thing with recovery: one day I could be hanging out with friends, feeling “normal”; the next, I would be crippled by negative thoughts and crying myself to sleep.  

 

I’ve always been tough on myself, holding the highest expectations and never going easy on my mistakes. That was before I tried to accept that recovery is not straightforward. Having painful emotions doesn’t mean all feelings equate to suffering. Sometimes it’s about living in the gray; not black and white. And it’s the littlest things that bring sustenance and encouragement during these times of turmoil. Knowing myself, I bought McDonald chicken wings and opened up Netflix. I wasn’t solving world hunger any time soon (no, not in this state). World tragedies and personal disasters can wait for another day. It was time to watch some Brooklyn Nine Nine and indulge in a self-initiated public holiday.

 

Please do not disturb. It’s a much earned vacation.

 

 

情迷父母親

 

作者: 李維榕@4砵甸乍街

當那父親説,他提早退休,為的就是照顧女兒, 我就開始為他擔憂!

女兒已經十七歲,如果成為父親的新「事業」,那麼父女都很難建立自我的空間。

 

照理說,孩子長大,是需要離開父母的。反叛是青年人必須經歷的過程,他們為什麼要戴上耳機讓吵鬧的音響把頭腦爆炸?為的就是聽不到父母的聲音。因為如果只聽到大人的聲音,他們就更難發展自己的判斷和思考。

 

偏偏是很多孩子,一方面想脫離父母的管制,一方面又不停闖禍,讓父母無法放手。這種因果循環,幾乎是大部分青年人與父母糾纏不清的本質。

 

這個孩子也是一樣,她不停鬧事,父母駡也不成,勸也不成。與父母爭吵,她就跑出去「把第一個碰到的人揍一頓」,然後用鎅刀把自己的手腕𠝹得一塌糊塗,更糟的是與損友吸食大麻,全無自我控制的能力。

父母想盡辦法與她溝通,但是像大部分父母一樣,他們所指的溝通,就是要孩子聽話。孩子不聽教,父母就宣布溝通無效。並非父母不想去了解孩子的心聲,只是總免不了一有機會就不停教化,女兒說:「你們說的我一早就知道了!」再說下去就把她當白癡了!

 

但是孩子實在出現了問題,父母索盡枯腸,不停自我反省,就是無法找到應對辦法。孩子埋怨他們對自己不夠關心,父親就決定放下自己的專業,專心協助女兒。

 

其實女兒十分矛盾,自少就生活在過度保護的環境下,對家庭以外的生活本來就沒有把握,一方面渴求獨立,一方面又怕被父母遺棄。這些孩子往往在家中呼風喚雨,在外面卻是全無自信。身體發育充分,心志卻十分脆弱;表面看來反叛,私底下卻離不開父母。這年齡的孩子,荷爾蒙高漲,卻不可理喻。父母無論有多擔心,都只能在一旁守候,讓孩子有足夠的空間學習自己處理。因為要教的都教了,再不放手,孩子就無法自己走路了。

 

道理誰都知道,執行起來就很不容易。尤其長期把專注力放在孩子身上的父母,不單孩子需要他們,他們也需要孩子,長期互相依賴,也不知道誰更需要誰。

 

家庭治療師與父母不同之處,就是前者站在遠處,當然容易保持客觀。因此當沮喪的父母看到我與孩子談得投契,我也不想他們過於自責,我對他們說:「我可以與孩子溝通,是因為我不是孩子的父母。如果是我的孩子,我一定會比你們更絮絮不休。」

 

天下沒有不囉嗦的父母!等到失去他們後,才知道有人囉嗦是幸福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免不了與父母一番爭扎,然後在從中蛻變,只要彼此沉得往氣,大部分家庭都挨得過這一關。

 

問題是,很多人都沉不住氣,這個糾纏就會沒完沒了,甚至演變成一種痴迷。 尤其是當父母之間長期存有芥蒂,孩子從小就背負上維護父母關係的責任,長大了也很難擺脫這個角色。最近見到一位女士,人到中年,自己已經成家生子,但是全部精力,仍然集中在兒時的經歷。她的父母長期處於矛盾中,得不到丈夫的關愛,母親當機立斷,成功為自己創業。現在父親已經去世,女兒仍然怪責母親當年沒有扮演母親和妻子的角色,為全家抱不平。每次母女相聚,都會引起女兒千愁萬恨。偏偏母親總是絲毫不亂,說話得體,女兒更是力竭聲嘶,不能自已。

 

沒有人明白為什麼她活到一把年紀,仍然執着一些陳年往事。我卻認為,她抗議的並非過去的情懷,反而是從少至今,她一直沉迷於揭露母親的真面目,一心要把這個一超然物外的職業女強人,變回一個有血有肉的平凡女人。也許對女兒來說,她最渴望的,只是一個囉嗦卻又窩心的媽媽。

 

在各種痴情中,孩子對父母親的痴情是很普遍的。問題是,父母子女的邊界很難定位;過於保護孩子的父母,孩子一方面想逃離,一方面又沒有能力逃脫;過於疏離的父母,孩子又會視為一輩子的傷害和遺憾。也許對照顧者的依戀,始終是孩子第一個學習與人相交的課程,同時也奠定了他們日後與人交往的藍圖。而照顧者自己的心態,又會在不知不覺間傳遞到孩子心中,重重地影響了孩子的安全意識。

所以説,父母是否身心順暢、關係調和、彼此專重,身教比言教來得重要。因為照顧者與孩子,其實無時無刻都在溝通。一個眼神、一聲嘆息、一分憂心、以至一絲忿恨,都被孩子默默地接收,也凝定了孩子在家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個性發展。因為家庭中的事,絕對不是一個人的事,好像下圍棋,動一子就驚動全局;又好像打桌球,碰一球,就撞起一桌子的球。

道理是一樣,但是每個家庭的故事都不同,各有各的因緣巧合。太多不同的組合,太多難以控制的變數,與其憂心重重,處處防範,為孩子打造理想將來,倒不如順從自然,心安理得,翹起二郎腿,兵來將擋。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只有無休無止的糾纏。

李維榕專欄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