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阿執司影評

阿執司的人生最末樂章 (上)

作者: 阿執司@4砵典乍街

The Farewell.jpg

Photo credit: IMDb

《别告訴她》(The Farewell), 是華裔導演王子逸2019年一套笑中有淚的作品。

 

女主角碧莉,六歲時跟父母從中國長春移居到美國紐約。 童年還在中國時碧莉與奶奶特别親近, 留下了不少美好的回憶。及後到了美國,生活一點也不容易。成長的過程中, 父母總會將生活上的困難對碧莉隱瞞,為的是想保護她。父母以為瞞得過她,但敏感的碧莉總會從母親惶恐的眼神中知道有事不妥。父親酗酒,一家三口在美國舉目無親,碧莉成長在一片惶恐的陰影中。縱然如此,碧莉一直與在長春的奶奶保持緊密的聯繫。

 

長大後,碧莉夢想成為一位作家, 但這條路也一點不容易走,本想申請的獎學金也泡湯。正當生活再次陷入一片模糊中, 這時她得知奶奶患上了末期肺癌。但令碧莉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父親與長居日本的大伯竟打算把奶奶患上末期癌症的事對她本人隱瞞。他們還打算以表弟結婚回國擺酒一事做藉口, 令一家人與奶奶有一個堂而皇之的藉口見最後一面。

 

碧莉的父母本不打算讓她回中國,因擔心她會忍不住自己的情緒,不能好好演這場戲,但最後碧莉堅持回中國了。碧莉一直對隱瞞病情這件事深感匪夷所思也不表同意, 認為就算是自己的至親也無權對自己的病情作出隱瞞, 尤其是末期病。一方面她是替奶奶不值, 另一方面其實是自己的童年陰影作祟。碧莉童年時期承受過無數次「為妳好」而「被隱瞞」的傷痛, 一下子像翻倒了五味架百般滋味在心頭。

 

有一次與大伯激烈的爭論中,碧莉知道當年爺爺患末期病時,奶奶也是對他作出隱瞞。大伯對碧莉說,東方人把生命看成是集體性的 (collectivism),而西方人把生命看成個人性的 (individualism),所以他們有此選擇。碧莉似明非明, 也只好跟著大家所做的方向一起去做。表弟的婚宴上,奶奶非常愉快, 見到了很多久沒見面的親戚朋友, 過了一個非常愉快的晚上。 碧莉彷彿也漸漸同意這是對奶奶最好的別離儀式。婚宴過後,碧莉含淚與奶奶度別, 跟父母回美國去。吊詭的是在片末, 奶奶被診斷末期癌症後六年, 雖然仍然不知道自己患病,依然健在!

 

家庭關係中往往有很多這些既複雜又困難的選擇題。怎樣做才是對,有時真的很難說得上, 絕對沒有單一的方程式! 而這也正是家庭工作有趣的地方, 換一個角度換一個方向, 就可能是新的轉機!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on No. 4 Pottinger Street (the “Site”) [and our mobile application] is for general informational purposes only. All information on the Site [and our mobile application] is provided in good faith. However, we make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of any kind, express or implied, regarding the accuracy, adequacy, validity, reliability, availability or completeness of any information on the Site [or our mobile application].
Copyright © 2021 Asian Academy of Family Therapy.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