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李維榕專欄

寂寞的婚姻


作者:李維榕博⼠

原⽂刊載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故事從家開始>



插畫: 社欣@4砵典乍街


剛回到中心,就收到一位女士的留言:「我十年前見過你,也許你還記得當時

我們一家有多混亂,我最後帶着兩個孩子出國了...... 剛剛回來,很想見你!」


一時間真想不起來,但是見到面立即就記起來了。又怎忘得了? 那一對小姊弟,一個十二歲,一個八歲,目睹父母強烈不和,十分焦慮,千方百計為他們拉攏,到最後還是無法挽留。還記得當父母最後宣布分手時,姊弟那一臉落寞的表情!


我也感到心痛,臨別時對他們說:「很對不起,我們都盡力了,就是沒有成功。」 兩個孩子雖然失望,還是很有禮貌地對我說:「𣎴要緊,你也盡力了!」


這段交流讓我久久不能遺忘,以後每讓孩子失望,都記着要向他們衷心致歉!


原來母親後來帶着孩子移居國外,父母天各一方,但是並沒有離婚。孩子現已長大,姐姐是大學生了,還寫了一篇文章,詳細記錄了父母婚姻的不幸。


母親說:「女兒一直以為我在外國收藏了一個情人,所以不肯與丈夫和好,其實我們只是格格不入,完全無法溝通,一起生活只感到窒息。這十年來我一直都在找尋自己的歸依,曾多次去過梅村見一行禪師,現在連他也歸天了,人生轉了一大圈,還是不斷在找尋!」


也許所有不幸的婚姻,都是寂寞的婚姻!兩個合在一起又找不到對方的人,各自在人海中浮沉,尋找心之所屬。其實不管是同床共枕,還是天各一方,寂寞的夫婦實在太多。他們都熱愛兒女,就是不能愛對方。而正正就是這種情況,最讓孩子牽腸掛肚。


有個少女無法在外安心就學,她說:「我不在家,爸爸寂寞時向誰傾訴?媽媽的心事又誰去排解?」她臨行前把父母交託給我:「你能否治療他們的婚姻?」


為了讓女兒安心,父母分別來見我,各自訴說婚姻的孤獨。別說男人不善言辭,男性的內心同樣可以收藏着深厚的落寞與渴求;也別說女人容易表達,有時千言萬語也難以形容一個女性心底的悲傷和失落。無論男女,人人都需要一個可以盡情暢舒的「樹洞」,可悲的是,他們可以向一個陌生人傾訴,卻無法彼此聆聽。


更糟的是,長久壓制的情緒很容易就會化成針對彼此的怨懟,不是針鋒相對,就是相對無言。在很多孩子眼中,父母連「室友都不如」。


歸根究底,都是基於婚姻的寂寞!


剛剛才見到一對年輕夫婦在討論孩子的管教問題,只見他們事無大小,全都談不出結論,愈談愈火爆。他們那只有六歲的小女孩,在旁畫了一幅怒火攻心的畫像,還畫上一杯救火的水。我們問,一小杯水夠滅火嗎?孩子立即把小水杯畫成大水桶。


孩子的心聲往往對父母具有最大威力,看似強硬的父親這才軟化下臉面,他說:「我處理孩子完全沒有問題,就是無法說服妻子。其實自己最希望的就是可以與妻子交談,那怕談天說地都成,但她老是推說自己很累!」


妻子卻說:「我累,是因為我們無法溝通,我最大的希望也是可以與你交談,而你總是不停地否定我!」


兩個都渴望找對方交談的人,怎麼不但談不起來,反而雙方都弄到怒火衝天,讓女兒忙着滅火?溝通不來也就罷了,為什麼對身邊人如此怨恨?因為每個人對婚姻生活都存有一定的遐想,而對方卻毀滅了你對理想伴侶的最低夢想與信念;況且長期生活在寂寞的婚姻中,對一個人的精神健康會帶來很大磨損,不知不覺就讓人發散出大量的煩躁。連小女孩也開始焦慮、失眠,甚至小便失

禁。


人是需要被瞭解和被呵護的動物,更需要一份溫柔,千萬別欺騙自己說別無所求。像那個堅持自己對妻子已經沒有愛情的男仕,當他染上肺炎一個人躺在床上時,也承認會期待那已經分房的妻子過來慰問。而很多宣佈對丈夫絕望的妻子,往往等待的也只是對方的一句好話。人的要求其實不多,為什麼身邊人認為那麼難以應付?還是因為我們心目中的神仙伴侶永遠都不是眼前人,白費一輩子去等待那個難以出現的靈魂伴侶?


記得看過一套叫《百年婚戀》的記錄片,講述了中國知名人士的婚戀傳奇,其中有作家鲁迅、茅盾、巴金、沈從文、張愛玲、詩人徐志摩、畫家徐悲鴻、劉海粟等人。印象最深刻的倒是芭蕾舞劇白毛女的男女主角,他們在台上是戀人,在台下也是夫妻,不單在台上配合得天衣無縫, 在台下也是形影不離,連他們的孩子都羨慕不已。


怪不得都說夫妻關係是一種雙人舞,請別忘了他們的優雅配搭是長期訓練出來的成果,默契也是需要培養的,除非是你肚子裡的蟲。很多夫婦都是毫無準備就登上舞台,怪不得舞動起來不是你踩住我的腳背,就是我掐住你的脖子,如此狼狽不堪,當然沒有樂趣。


婚姻是要灌溉的,愛情也好,親情也罷,畢竟對方是你孩子最親的人,起碼要禮貌相對;一句好話,一份關懷,以至一個笑容,添一分溫暖,減一分寂寞!

539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