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讀者投稿

人際界線之必要性

作者:奇樹@4砵典乍街





插畫: 小魚


弗洛伊德留給後世的一個洞見是,原生家庭生活是構成人格發展的主要因素。嬰兒從小就與他人有人際互動,尤其是與原生家庭中的主要照顧者,將會影響到他未來與其他人的人際關係發展。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看,「成長」意味著逐步脫離原生家庭的環境,建立自我的思想和喜惡。這個挑戰在現代社會更為嚴峻,因為科技和資本結構令社群變得更疏離,自由主義亦從小灌輸個人本位的價值觀,這種文化深深影響著現代人的心理需求,甚至衝擊着傳統家庭美德。簡言之,社會一方面鼓勵人要獨立,但要獨立生活的門檻卻越來越高。


在兩難的文化背景下,「人際界線」的概念愈發得到大眾重視。訂立界線的首要目標是建構自我,透過劃分內外、親疏之別,定義出我是誰的身分。家庭治療師Whitaker和Satir的理論有深厚的人本主義,強調個人性(individuality)、自由選擇(freedom of choice)和個人成長(personal growth)。這跟存在主義和Carl Rogers的心理學一脈相承。Bowen 提出的家庭系統理論裡,亦提到「自我區分(Differentiation of Self)的重要性。自我區分的課題是,如何在家庭系統中調整距離,令自己的理智和情緒不易受別人的壓力所影響。自我區分越成熟的人,即使承受壓力時仍能保存自我的想法,同時能維繫親密和有意義的關係。相反,區分程度低的小孩,動不動就被父母牽動情緒,即使爭執的內容與自己無關,也被影響到無法專注做事。


原生家庭的經驗,塑造了人對人際界線的慣性模式。當孩子從小被教導有欲望和需求是錯誤的,甚至應該感到羞愧,他們便會學習忽略自己,個人性因而被壓抑。這種模式可能來自父母的高壓管束,但亦可能,孩子是因為目睹大人的矛盾,而選擇犧牲自己來照顧父母的情緒需要。在自我發展早期已經要承擔照顧父母的責任,人際界線打亂了,便容易造成角色的混淆。


一個人長期處於這類關係,日後將不自覺地涉入別人的問題,或任由他人左右自己的決定。情感太容易受人牽絆,無法接受每個人的看法可能存在差異,無謂的矛盾因而衍生。又或者,會透過犧牲奉獻來討好遷就對方,以換取所需的認同感,直至超越臨界點,便一發不可收拾地爆煲。根據弗洛伊德傳承下來的智慧,這些現象絕非個人情緒失調,仔細發掘的話,其實在幼年經歷裡早已有跡可尋。

533 views1 comment

Recent Posts

See All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