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重如山
作者: 李維榕博士
原⽂刊載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故事從家開始>
插畫: 小魚
正在整理手頭上一些家校合作的資料,剛好看到一套叫〈追光的日子〉的電視劇,故事描述一位老師怎樣把一群被認為無可藥救的中學生扶持起來。這些孩子大都來自十分困難的家庭背景,讓他們難以信任大人,但是這老師卻一個個地把他們引導回到教室,讓他們成功完成學業。最後老師被迫離職,同學們千方百計留住他,甚至把他鎖在屋𥚃。最後,老師回顧自己的工作,感慨地說:「這些孩子信任你、追隨你,甚至為你做儍事,這是多麼重要的工作!」
這讓我不由自主的想起自己的學生時代,那些讓我至今難忘的老師。
第一個冒上腦海的,就是我的小學國文老師,那是一個面目嚴肅的中年男子。他講書時喜歡來回走動,不是看着窗口,就是看着課室門口,很少面向我們,所以我們給他一個外號,叫他「望窗望門」。但是一講起小橋流水的細緻,大江東去的豪情,他便眼睛發亮,完全變了一個人,在他身上,我看到中國文字的美麗。
另一個是我的音樂老師,一位優雅溫柔的女仕。我們女孩子都喜歡她,都暗暗在心中把她當作一個完美的母親,模仿她的一舉一動。她對我們也是關懷備至。是她讓我首次聽到〈胡桃夾子〉組曲,看到〈天鵝湖〉,知道這世界上有那麼多天籟之音。我們都知道她暗戀班裡的生物老師,不時寄以殷切的眼光,在她身上,我們也學到情竇初開。
那個年代,老師是我們的偶像,老師的讚賞,比父母的讚賞來得重要,因為這是孩子在外面的成就。老師的冷漠和奚落,最傷孩子心。心理學家Donald Meichenbaum 有一項研究,發現資優的學生與遲頓的學生,在早期就有顯著分差,這與老師的互動有關。因為資優的學生易教,容易獲得老師賞識,而老師的賞識又更能激發學生的努力,因此愈發顯得優秀;反之,遲鈍的學生難教,老師教得無趣,學生也越更無精打采,因此愈發顯得遲頓。可見老師的角色有多重要。
作為一個家庭治療師,我尤其知道,在很多涉及孩子情緒和行為的案例,老師的參與俱有極大的關鍵作用。
孩子由幼稚園開始,直至中學畢業,十多年的成長過程,除了家庭,都是生活在教育系統內。如果家庭有問題,學校是最好的避難所。
我們的案例中有個十歲的男孩,在學校不合群,甚至偷同學東西,一個不受歡迎的孩子,是老師和學校社工把他帶來做家庭評估的。我們發現,孩子的父親因工作關係,長期不在家,造成母子關係密切。父親每次回家,發覺自己成為陌生人。他愈埋怨妻子縱容孩子,孩子就愈纏着母親不放手。
這種夫妻疏遠、母子(或父子)緊密的現象,是很常見的一種家庭結構。往往造成父母無法有效地處理孩子的問題。而卡在這個位置的孩子,一般都很難投入學校生活。因此我們的治療目的,就是把父母之間的距離縮短,把母子之間的距離增加。說來容易,怎樣改變這個多年養成的關係模式?卻需要千軍萬馬之力。
好在老師與社工參與了我們的評估,明白到孩子的處境,回去後努力鼓勵孩子把專注力放在友輩的發展,讓他在學校成功找到自己的位置。三個月後,我們又再聚合檢討工作的成效,發覺孩子不但被同學選為「親善大使」,在家中也開始減低對母親的依賴,甚至出力協助父親如何親近母親。
這個轉變不得不歸功於校方,沒有老師與學校社工不厭其煩的引導,孩子很難單靠幾句說話就能突破。
家校合作,並非要老師去處理家庭問題,而是當老師明白家庭關係對孩子的重大影響,從而提升校園生活的吸引力,讓孩子專心投入做學生的本分和挑戰。尤其當家庭遇到難以解決的矛盾時,學校更是需要提供一個安全和穩定的成長環境。
當然,如果老師與家長能夠建立適當的交流,更是理想。我們另外有個例子,是一個單親家庭,母親與十四歲的女孩不斷鬧衝突,讓九歲的男孩傷心得離家出走,結果男孩被安排到寄宿學校,他更是噩夢連連。女兒亦是愈來愈不受控制,在約好見面的晚上失去蹤影;反而是她的老師,患了重感冒,仍帶病前來出席。
母親對女兒的行為,十分生氣,老師則認為母親管得太嚴,反而有相反效果。
老師:「現在的孩子都需要有用上手機的時間,完全收掉是不成的。」
母親:「這是替我女兒求情嗎?我肯讓步的話,有什麼好處?」
老師:「你肯讓步,我也答應幫你女兒在學校補課,讓她一定追上功課。」
老師這項提議,讓單身無援的母親十分感動。一場家庭危機,也在輕鬆的氣氛中達成協議!
有老師的人很幸運,啟蒙時代如是,成長後更是如是。在我疲累迷失的時候,知道遠方有位老者,依在拐杖仍然等我前來,那是多麼幸福的感覺!
如今我也是老師,發覺一言一語都可以造就或傷害信任你的人,更是不敢不戰戰兢兢!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