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讀者投稿

作者: 奇樹@4砵甸乍街

《知道妳未死就夠了》



「我要回家!」


哇哇大哭的女子叫Anna,瘦削的臉龐加上身軀玲瓏,看不出原來已抵不惑之年。她受妄想和幻覺纏繞,繼而被安排住院。在病房裡她經常吵鬧,為同事和院友們帶來極大的困擾。她的狀況,根本達不到出院的門檻,回家的事可以免談。


「那麼,把我遷到復康病房,那邊可以探病!」


從二十年前病發開始,Anna便沒有獨自生活過。住了數年宿舍,之後一直待在家中。她有一份收入微薄的工作,但基本上都是靠媽媽照顧度日。近日身體更日見虛弱,連出門也提不起精神,彷彿有股黑暗的勢力,不斷施法吸走她的陽氣!


就算被關進醫院,她也不得不犧牲睡眠,通宵唸咒,以驅除有機會降臨的凶劫。現在,她最擔心


的是家裡的媽媽,能否獨自抵抗邪惡力量的攻勢。萬一她出事了,怎辦?


明白了這個處境,醫生跟Anna提議:讓我們給媽媽打個電話吧。


接通後,話筒傳來媽媽的泣訴:「Anna,妳要生性啊!聽醫生姑娘的話!」


Anna一臉平靜,然後以同樣苦口婆心的口吻說:「妳要多點出街走走,吸取新鮮空氣,對身體


好的,最好到河邊逛,那裡的風水更加適合,別長留在家裡啊!」


類似的叮囑來回了數次,Anna望向醫生表示:我談夠了。


難得撥通了電話,還有什麼要交代的嗎?她搖搖頭,再讓媽媽說下去,什麼孤兒寡婦,含辛茹苦養大,下省三萬字,聽得人煩厭至極。Anna 冷冷的道:「知道她未死就夠了。」


但是她卻明顯非常着緊媽媽,為何出言卻這般尖酸直接?母女的


難分難解,到底是怎樣形成?Anna娓娓道來,自己還未夠兩歲時,父母已經離異,成長裡從來沒有爸爸的痕跡。無奈自己不是讀書的材料,無法順利中學畢業,更患上精神病。她並非不想努力,機遇卻受限於能力。慣了依賴媽媽處理生活,媽媽自然把她當baby看待。這幾年,媽媽的脾氣越來越暴躁,對她諸多挑剔,管控加倍嚴謹,家裡總是感覺喘不過氣來。也許是漸漸老邁,工作機會減少,媽媽期望可以由女兒照顧;但女兒就是在魚缸裡養慣了,打理自己也勉勉強


強,這點她心知肚明。當個baby,大人不會對妳有期望,因此不必讓媽媽失望。


「其實我不喜歡Anna這個名字。世上只有媽媽一人稱呼我Anna,純粹因為發音容易,後來叫慣了而已。」


「媽媽只想我做個baby,陪她百年歸老。」然而,baby就是凡事都受人發落、被人支配。要是坦然接受到這點,人際關係就不會常弄得糾纏難清了。


著急於解決問題之先,母女都要更深刻地體會到,彼此間互相牽連和侷限的現象。唯有如此,改變才有機會出現,Anna也可以換個名字、脫胎換骨地過自己的人生。


164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