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讀者投稿

《家庭治療裡的戀母情結》

奇樹@4砵典乍街



插畫: 社欣@4砵典乍街


讀者有被這次的標題嚇倒嗎?講 起「戀母情結」,很自然會聯想 到倫理禁忌;但放心,「戀母情 結」是一個心理學概念。將此概 念發揚光大的,是心理分析的創 始人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他提出,發育初期的 小孩都會經歷一系列的階段,每 個階段分別構成了心理素質的某 些元素。當小孩處於三至六歲的 年齡,亦即所謂的「性器期」(Phallic stage),他開始體會 到男女有別,對異性產生興趣, 繼而發展出一種「戀母情結」: 希望將母親據為己有,孩子因此 敵視父親,同時又擔心威權的父 親會懲治自己。


學識淵博的佛洛伊德,為這個現 象取了個別有匠心的名稱:「伊 底帕斯情結」 (Oedipus

Complex)。事關伊底帕斯是希 臘神話裡的悲劇人物,終其一生 的努力,始終躲不過弒父娶母的 命運。傳統學派的精神分析師, 認為戀母情結是發展不完全的後果;甚至有學說認為,母親的某

些「勾引」行為,會窒礙孩子吸 收來自父親的男性氣質。


經歷了一整個世紀的研究,這套 原初說法已經甚少被直接引用 了。然而,在家庭治療的案例 裡,屢屢出現類似兒子「戀母」 的情節 -- 透過系統理論,我們可 以怎樣了解這個現象?


從家庭結構的角度看,「戀母情 結」實質是一個三角關係。父 親、母親、我,三者互為吸引和 制衡。這是主體第一次意識到,世上的關係都不僅是以自己為中 心,媽媽不只是屬於我的,她也 是爸爸的老婆。在父母的夫妻關 係裡,我的身分是一個旁觀者, 而這不代表父母不愛惜我。接納 這個世界並非唯我獨尊,是每個 孩子個人成長裡必經的一課。


現實卻總是事與願違。如果我們 相信人際關係是互動的過程,那 麼「戀母」現象的浮現,責任肯 定不能完全歸咎孩子「過份痴 纏」。臨床經驗顯示,一對過份 緊密的母子,背後幾乎都有一個 被排擠在外的父親。這些家庭裡,夫妻感情本來就存在嫌隙;日漸疏離而衍生的虛位,就由孩 子自自然然地填充了。兒子彷彿 擔當起母親的小情人,時刻觀察 著媽媽的情感變化,對她的依附 變得牢不可破。


同時,母子的秘密聯盟,將父親 一角排拒得越來越遠。事實上, 孩子感受到父母之間的矛盾後, 很容易內化了母親的情感,繼而 傾向對抗另一位家長。每當有需 要進行管教,父親總是無法施展 其威嚴,孩子根本不聽話;結果 往往是,母親怪責丈夫幫不了忙,父親倒過來指責妻子維護和 縱容過甚。夫妻之間的矛盾因而雪上加霜。家庭治療師Jay Haley也曾如此寫道:


"The child is out of control but the couple cannot act together to contain him, because one of them is in a covert coalition with the child."


跟古典精神分析不同,我們以互 動模式來理解這個普遍的心理現象。與其等待孩子長大成人、再接受好幾年的個人輔導,家庭治療希望策動所有成員,想辦法改 變既有的相處模式,及早避免悲 劇釀成!


178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