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讀者投稿

【三角關係的倖存者】

作者:InIn


ree

攝影: 阿執司

踏進三十歲那一年,我幾乎雙失。我很想知道自己的人生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於是乎我去了上一個心理學家辦的課程嘗試了解自己多一點。第一堂課,導師劈頭第一句:「你要你的人生好事業好愛情好,你必須要跟父母關係好!」聽罷,心想「今次大件事了!」跟媽媽的關係十分好就好像是閨密一樣無所不談,但我跟爸爸……自青春期開始基本上是「零」溝通。我一直十分討厭他的冷漠、無理、自私、野蠻與及對媽媽的不尊重,又對我們兄妹三人愛理不理。為了支持媽媽,我覺得根本毋須要跟他溝通,只要有媽媽就足夠了。課堂上,導師邀請我分享與爸爸的關係,想不到那一刻我泣不成聲,剎那間小時侯扭著要爸爸抱的畫面浮現在眼前。

 

原來我潛意識仍像個小女孩般渴望爸爸的愛,意識上卻對他不斷批判並一直疏遠他。導師拆解説「你與爸爸的關係這樣糾結,怎可能懂得談情說愛?」畢竟爸爸是我們人生中第一個遇到的男人,我們對男人的慨念就是由此建構出來。為了我的愛情生活著想,我試著與爸爸破冰,開始嘗試跟他多些溝通。可是過了好幾年,我仍舊在愛情路上跌跌踫踫。及後在一個成長課程的練習中發現,原來我仍舊對爸爸很批判,而更嚴重是我發現自己也投射了對男人的信念,都是野蠻、無理、冷漠、自私……。

 

我記得當時有一個練習,導師要我們打電話去多謝一個人,一個很重視的人,或許是上天的安排吧,那天媽媽不方便,那我只好打給爸爸!坦白說,我真的不知如何開始也想不到要怎樣多謝他。我故意先找其他話題開腔。

 

「我們打算跟媽媽去日本旅行,你也一起去吧?」

 

爸爸:「不去了,日本人殺了很多中國人,我不去這鬼地方,你們去吧!」

 

冷不防他這回應我真的呆了一會,定神過後,有點拘謹地回應:「我跟妹妹想你一齊來哩!」

 

爸爸:「不去了!不如去夏威夷,你媽媽一直想去的!」

 

我頓時啞口無言,為什麼爸爸會這樣說?他什麼時候會這樣關心媽媽?從小到大,絕大部份時間都目睹爸媽在吵吵鬧鬧,等等,是我誤會了什麼嗎?就那一下子,鼻子一酸,已經忍不住在抽泣,一方面又怕爸爸聽到,那一刻真的很混亂。趁著未泣不成聲我趕緊說:「爸爸,多謝你…多謝你一直痛錫我們。」話未完已淚流滿面,鳴呼鳴呼地哭。老實說,其實我不知道要多謝什麼,不過這好像是人生第一次,是三十年來第一次這麼認真跟爸爸對話,認真的感謝。

 

爸爸:「你在那裡?不要哭了,不對的人就找個别的!不要緊!你在那裡?我來找你?」那一刻,是我一生第一次,對,是第一次收到他真誠的關心。那個我曾經很討厭,既冷漠又自私的爸爸。

 

其實我已經泣不成聲,只盡量忍住抽泣聲結尾:「我沒事!我只想說多謝!我收線了!」

 

這是上天安排的一份功課,也是一個機會,讓我從另一個角度去了解這我不太認識的爸爸,一個我曾經非常批判、討厭的爸爸。


這份功課好像很簡單,但非常漫長,此後我終於有更多耐性去了解他,了解他的成長背景。成長在戰亂的四十年代,大約四歲和親生父母由佛山走難到東莞,前路茫茫下把他送給一個沒有小孩的家庭,目的只有一個 --- 就是想他活下來。過了幾年不太如意的寄養家庭生活,十幾歲拿著籃球游水偷渡來香港再投靠另一個沒有兒子的家庭……。 即使現在已為人母親的我,實在不敢想像一個小孩子這樣的成長,到底經歷過多少創傷。或許就是這些經歷讓爸爸的愛凍結在某一個時空,流動不來,與人溝通有隔漠,亦解釋了過往我看到他的「自私、冷漠、無理、野蠻和不懂愛」。而媽媽亦是成長於中國戰亂的年代,自小爸爸到城市工作,與媽媽相依為命。好不容易捱過戰亂的日子,换來充滿匱乏感的人生。爸爸媽媽就是這樣走過來,經歴不同的成長創傷,要他們改變談可容易。

 

「我知道你們的成長路不容易,也多謝你們盡最大的努力去愛錫我養育我!」終於幾年後在我的婚禮上,我能夠用最真誠的心去答謝爸爸媽媽。而這一次,泣不成聲的是爸爸,原來愛包含着體諒才能可以好好的流動起來!而我也成功逃離這個三角關係,並且小心翼翼地開始經營起自己的家庭。

 
 
 

Recent Posts

See All

Comments


 
The information provided on No. 4 Pottinger Street (the “Site”) [and our mobile application] is for general informational purposes only. All information on the Site [and our mobile application] is provided in good faith. However, we make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of any kind, express or implied, regarding the accuracy, adequacy, validity, reliability, availability or completeness of any information on the Site [or our mobile application].
Copyright © 2021 Asian Academy of Family Therapy.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