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讀者投稿

帶眼識人

作者: 奇樹@4砵甸乍街




在忙碌的精神科服務系統裡,假如你屬於半年才覆診一遍的病人,我必須恭喜你:那至少肯定,在醫生眼中,你的「病情」非常穩定。這個「穩定」的另一層含義是,生活未必事事如意,可是你自己有辦法疏通的話,那就不必勞煩別人了。

那次,我問一位病情穩定的五旬婦人,近來的生活如何。

「都是差不多。」她大概沒料想到,六個月回來續藥一次,不太熟稔的醫生竟會問長問短、諸多阻撓。

不過,也許是語氣中的絲絲怨忿,有一種欲言又止之意,觸動到我的關注。經過數輪切磋,她終於相信我的好奇是出於真心,便娓娓道來跟丈夫的長期衝突。

讓她困惱的主因,是丈夫說話的態度方式。夫妻膝下無子,共同興趣也不多,處理家頭細務便是

二人的感情基礎。埋下分裂的伏線,是先生日常的一些小習慣,例如喝光水後把杯擱在桌上;對著外人笑臉相迎,更令她酸溜得不是味兒。事情看似皮毛,然而在長年得不到尊重和肯定的太太心目中,卻造成了久久不癒的傷害。

「剛結婚的時候不是這樣子的。」她無奈地歎息。

「意思是他變了?」

她若有所思地搖頭。「依我看,其實他老爸對他媽的態度,也是同樣地粗魯無禮。當他年紀漸長,就變得越似他老爸。」

「所以呢,帶眼識人啊,總不能夠忽視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她的眼神露出一份懇切:「希望你認識到一個家庭健全的人吧,不要像我般不幸!」

説罷她便拿過藥單離去了。冰冷的房間裡剩我一人,獨自在惆悵。她用切身經歷總結得來的智慧,不容我這個旁人去質疑;可是這樣的愛情觀,不禁悲觀得有點可怕吧?如果原生家庭註定了一個人下半輩子的幸福,上一代的悲劇必然會重複輪迴,人豈不失去了自由選擇的意義?按這種命定的說法推論,愛情就不過是一場擇偶的遊戲,比拼誰的先天條件較優越?

以上該種想法,其實有一定的支持者。早於古希臘時代,哲學家柏拉圖便認為,世上存在著所謂天作之合的伴侶,人應該努力尋找「理想」的對象。不過也有另外的說法,提倡一種講求磨合的愛情,雙方都要培養關愛別人的能力,過程中要改變自己的一些性格習慣。心理學家佛洛姆 (Eric Fromm) 在著作《The Art of Loving》中便指出,學習愛人的重要一環,是要踏出自我保護的安舒區,捨棄自我中心 (narcissism) ,固然需要足夠的勇氣了。

依後者的角度看,其實每一對夫妻都要釐訂獨特的契約,協調出讓系統運行妥當的秩序。互相指責缺點、期望對方為自己改變,反而是自我中心的表現。同樣道理,家庭裡出現了一個帶病者,不代表其他成員可以理直氣壯地孤立他,將問題完全歸咎於他身上。就算每人都承載著原生家庭的一定影響,如何組織自己的安樂窩,我相信人還是有選擇的意志。

「那麼我們何時再覆診?」「給我半年藥好了!」她追求的不是建議或改變。卸卸壓,充充電,大概這就是她維持家庭關係穩定的方法吧!

9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bottom of page